牛宝体育app官网

糖尿病控制糖化血红蛋白是关键

发布于:2010-08-19

文章来源:

  肥肥(沈殿霞)走了,喜爱她的观众们惋惜不已。而对于她的病故,医学专家们找到了另一个关注点——沈殿霞生前长期患有糖尿病。

    沈殿霞生前曾患良性胰脏肿瘤,胰脏是主要分泌胰岛素的组织,胰腺有分泌能力的B细胞减少,B细胞功能下降,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,无法利用血液中的葡萄糖,血糖就更难控制。如何长期有效地控制血糖,成为很多与沈殿霞情况类似的患者亟待解决的问题。

    “重视糖尿病日常监测,长期有效的控制血糖,降低糖化血红蛋白(HbA1C)才是治疗糖尿病的"金标准"。”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、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杨文英教授指出,糖尿病患者不仅要关注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,更要关注糖化血红蛋白(HbA1C)。临床上,长期血糖控制是以糖化血红蛋白来代表的,它可以反映取血前2~3个月内的平均血糖水平。患者应该坚持每隔3到6个月检测一次,我国**糖尿病防治指南建议,糖化血红蛋白应控制在6.5%以下。
    杨教授同时表示,2型糖尿病患者的用药也应考虑长期的血糖控制,考虑药物不同的作用机制,合理选择可以持久控制血糖的药物。**的ADOPT研究将罗格列酮与双胍类、磺脲类药物进行比较,历经四年,证实文迪雅等罗格列酮类药物无论在保护B细胞功能上,还是在长期血糖控制的稳定程度上都明显优于常用的双胍类、磺脲类药物。
 
 
 
  摘自《永和阳光》
 
 

    凡注明“来源:XXX”“转载(自):XXX”、“摘自:XXX”的文章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版权归原媒体及文章作者所有。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。